文化

  greenball.jpg (1325 bytes) 國府時代的教育發展     愛拼才會贏       台灣小說史   台灣繪畫史                     greendot.jpg (2882 bytes)

             國府時代的教育發展

初期:斷髮與髮禁,仇日教育以對付皇民化教育,體罰與升學主義盛行
教育政策:黨化教育政策(仇匪、恨匪教育,領袖的偶像崇拜:主義、領袖、國家、 榮譽、責任,強調正統觀念,高中生得上軍訓課程,高唱反共抗俄歌曲「一年準備, 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高中生得上三民主義課,大學生得上國父思想。
三民主義教育方針,推行國語。
1950年頒「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台灣省教育廳同年頒布「非常時期教育綱領」,強調:民族精神教育、勞動生產教育、文武合一教育的重要性。
國民教育 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就學率達99%,升學率達98%
中等教育 高中與高職比率643755→4:6
高等教育 大專院校已達100多所,碩士博士人數正逐漸增加,高學歷時代來臨

文化大革命(1966年由中國發動,破四舊、立四新:思想、文化、風俗、習慣)

激起台灣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1967年方向是倫理、民主、科學) →

推動九年國民教育(1968)

民主教育萌芽:教育機會平等,科學教育的提倡,師資素質提高,特殊學童及山胞教育,高等教育的擴充,校園民主化運動。
台灣教育的評估:學制僵化(統一教材、統一進度、統一考試、統一答案),教育的本土化不夠,民主教育的紮根再加強,髮禁、舞禁的解除,升學惡補仍存,校園暴力方興未艾。
教育的展望:(1)初等教育:校園民主化(校長主任的選拔) ,山地及離島就學率不理想, 應從家庭經

                                                             濟 改善著手,注重台、澎、金、馬的鄉土化教材                                          

                                   (2)中等教育:國中、高中合辦完全中學,實施學區制、學分制、綜合制、男女合校,

                                                            取消軍訓課程。                                                        

                                   (3)高等教育:各縣應有一所大學,大學自治、學術自由、各研究所加強聯繫,以形成

                                                            整體性,重理工、輕人文要改善。back                                                                                                                                                              

愛拼才會贏     陳百潭詞曲        1985

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一時落魄不免膽寒。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總嘛要照起工來行,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back

台灣小說史

台灣小說的誕生:第一篇小說(她要往何處去-給苦惱的姊妹))作者追風
臺灣的魯迅:賴和(偉大的民族主義者,社會運動的喇叭手),其餘尚有楊雲萍、楊守愚等。
臺灣文學的脊骨:楊逵(不屈的民族鬥士,小說是抗日的武器,融匯深邃思想的現實主義小說),另有王 詩琅、呂赫若、張文環。
早期現代派小說萌芽:如作家龍瑛宗。
日治末期光復初期:以愛國情感表現孤兒意識的吳濁流,在血泊裡筆耕的鍾理和(坎坷的人生,不屈的靈魂,鄉土情懷與民族風格統一),另有葉石濤。
五十年代反共小說家,如:朱西甯、司馬中原。林海音女性作家(特殊的大中國情感),鄉土小說默默耕耘,一顆閃亮的小說巨星:鍾肇政(祖國、民族、鄉土意識的追尋,長篇小說藝術)
六十年代現代派小說:(背景農業社會轉向資本主義社會,西方文化思潮的衝擊)
現代派小說的旗手:白先勇(以意識流為中心的多元化表現藝術),跨越流派的女作家陳若曦(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深切洞察人生,富象徵、哲理、情趣)
著力探索心靈藝術的歐陽子,主張全盤西化的王文興,由仞於現實和超現實之間的七等生,富獨創力。
愛情小說鴛鴦蝴蝶派集大成者:瓊瑤探索歷史現實和人生,另有朱秀娟、曹又方、施叔青。在性描寫最受爭議的李昂,婚姻、愛情題材表現深沉的社會主題。擅寫外遇的蕭颯,將時代的脈動凝入婚戀小說中。創造古樸典雅愛情世界的蕭麗紅。著力探索家庭與愛情關係的廖輝英,女強人式的經歷與氣度。
〈臺灣文藝)到(文季)一脈相承。處於低潮期的鄉土小說,現實主義作家:李喬(寒夜三部曲)。卓越的歷史小說家高陽。
七十年代鄉土小說大崛起,1976年鄉土文學論戰。鄉土小說一面奪目的旗幟:陳映真,現實主義與現代派結合。小人物的代言人:黃春明(鄉土性與民族性相融合)。用喜劇手法表現悲劇人物的王禎和。臺灣漁民的代言人王拓。臺灣的工人作家楊青矗另。有宋澤萊、洪醒夫、季季、曾心儀。
八十年代的臺灣小說多元化。      back

台灣繪畫史

日治時期:帝展主導,在台灣辦台展。
三十年代:台灣自己有一具規模的民間美術團體(台陽美術協會),發起人有陳澄波、廖繼春、顏水龍、李梅樹、李石樵、楊三郎。
五十年代:中國水墨畫領銜。社會充滿戰鬥文藝氣息。
六十年代:西化潮湧。1957年(東方畫會)與(五月畫會)分別成立,正式標舉了現代主義的改革旗幟。
七十年代:鄉土運動。1976年3月素人畫家洪通,在美國新聞處開畫展,盛況空前。
八十年代:狂飆時代。解嚴後的多元發展,1989年針對前一年的520事件,舉辦五二O藝展。

九十年代:本土熱發燒。老本土畫家重新被重視,如:陳澄波、李梅樹、李石樵、李澤藩。美術雜誌社推出《台灣藝術家專輯》,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是追求的目標。

 

wpe5B.jpg (6978 bytes)

中正紀念堂.jpg (22534 bytes)

日治時期黃土水水牛群像雕塑 1987中正紀念堂國家劇院國家音樂廳 

back

回首頁】【回目錄】【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