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種子教師培訓「迎向跨領域專題製作課程的挑戰」研習心得(清水高中 張心怡老師)

清水高中 張心怡老師

  「研究需要靈感,靈感源自熱情,但不能只有熱情,要有方法,方法就是辛勤的努力。」研習第三天,最後一場講座,臺大蘇碩斌教授說出這一句話,那刻似乎勾起了自己碩班時期對於研究的熱情。

  回到當初報名「迎向跨領域專題製作課程的挑戰」的初衷,除了因應108課綱國文教學新方向,另外是對自己教學的期許,是否能透過這三天的培訓營帶給自己不同的衝擊與成長。果不其然,在須文蔚教授公布此次培訓營必須利用「計量方法」產出一篇專題小論文時,這衝擊實在不小,令我心生畏懼,至今我還記得當時全場的默然與須教授的微笑。

  三天的研習,課程相當緊湊與豐富,其中陳昭珍教授分享香港中學教師如何訓練寫作,並強調深度討論與資訊素養是現在學生應具備的能力,這讓我反思自己在教學中常常因為課程壓力而壓縮了課堂討論與寫作訓練課程,透過此次聽講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及日後教學應調整的方向;須文蔚教授以其新聞傳播專業,帶領我們進行研究方法的跨領域,有別於傳統文學的質性研究,而是量化方法探究,無論是編碼、問卷製作、信度、效度、內容分析與詮釋乃至於圖表呈現,都給我們全新感受;陳進金教授「口述訪談」的方法與運用,分享許多小故事與秘辛,讓我們知道口述訪談實是一大工程;至於林福岳教授、楊玉成教授及蘇碩斌教授則是強調研究時應具有「問題意識」,透過不同的方法一步步解謎。

  為了讓三天研習的課程理論得到驗證以及如何操作專題論文的步驟,於是有了分組實作。感謝麗明老師的引導,陪著我們思考、指引我們方向;也謝謝我的隊友們,在分工合作下展現了高效率,有擅長GOOGLE 問卷、心智圖大師、PPT高手,及問題意識強的夥伴們,與這樣的隊友一起進行腦力激盪,令我快速成長。

  我知道這三天只是開端,未來的路才是真正難走,但這三天滿滿的收穫,將是支撐我繼續走下的力量。

分類: 107年度種子培訓,標籤: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