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度跨領域(科)選修課程設計策略聯盟研習「撫今追昔話金門/金門與海洋公民意識」研習心得(家齊高中 呂覲芬)
「撫今追昔話金門/金門與海洋公民意識」研習心得
家齊高中 呂覲芬老師
先誠摯感謝國文、地理、公民學科中心所有辛苦的工作人員,謝謝你們精心策劃及安排,一場場精實精彩研習,我們收穫滿盈。
第一日一中兩位老師的現場實務分享,令人大開眼界,給學生舞台,鼓勵他們,他們便能發光發熱;可以讓孩子從自身土地開始關心並投注心力去做更多的事,有溫度的教學就能培育出溫暖的孩子;實地踏查一中校園並看到精巧設計的闖關活動,眼睛亮了,心也熱了,就用遊戲的方式把孩子帶入學習殿堂,我們會看到孩子的無限可能,如果有更多時間可以了解部分課堂操作流程,應該可以激發更多創意吧,但這樣默契十足的跨科合作仍令人心嚮往之。
短暫飛行之後,我們終於踏在金門土地上,一直存在於腦海中的戰地金門,我們來了。
第一日晚上的專業課程,令人既感動又佩服,講師娓娓道來,卻是十多年的堅持硏究成果,那分對土地對人的關懷閃現出動人的光芒,也一舉打破我們既定的刻板印象,原來看過聽過更需要實地走過及認真感受過,這才是真實體驗。反思教學現場,我們可以為孩子的五感體驗再多做些什麼呢?
第二日的重頭戲是「守鱟的人」,一向怕昆蟲的我,只敢遠觀而不敢䙝玩之,但透過鱟長的介紹及至沙地實地尋找踪影,我鼓起勇氣與活化石的第一次接觸,癢癢的、小小刺刺的,其實挺有趣的,只要願意踏出第一步,我們可以見到更美的風景。反思:鼓勵孩子勇敢邁出第一步,他們會欣喜自己的突破。
專業講師帶領我們穿梭珠山巷弄,其實也穿越了時空,每幢古色古香的建築物都蘊含祖先的智慧和巧思,我們沉醉在歷史講古中,果真是一趟知性之旅,其中的大驚喜是遇見高齡阿嬤,她的熱情好客及親切讓我們頓時成了她的小粉絲,聽著阿嬤清楚敍説她的編年史,我們不僅參與了她美麗的生命經驗,更聆聽了她豐富的智慧語錄,不僅印證了人–才是臺灣最美的風景,更讓我們與金門有了更深刻的情感連結。
我喜歡翟山隧道的獨特風情,腦海中浮現的是一扁舟上的大提琴演奏及嘹亮歌聲,伴著淙淙水聲及天然環繞音響,我彷彿回到以禮樂為核心的古城,如果這不叫享受,什麼才叫享受?反思,這樣獨特的場域是否可以發展出更多的教學可能呢?是否可以是帶狀課程而非點狀的煙火綻放呢?
小金門的海灘與廈門只有一水之隔,望著遠方的高樓大廈,我只覺得心情複雜,地理環境與情感連結是否有種必然的關係,我沒有答案卻有許多疑惑⋯⋯
關於水獺,我們一開始只有驚呼好可愛,卻在幽默風趣又能提綱挈領的講師引導下,有了更全面且完整的認識,當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勇敢回答問題而得到非賣品的水獺布偶,但真正佩服的是講師可以深入淺出帶出關鍵觀念,看似輕鬆容易卻是經驗累積的實力展現,反思教學,如何有效率及幽默有趣講解,讓學生快樂學習是我們要持續努力的目標。
最後一天的成果發表會是大家的壓力來源,卻也是令人期待的教學精華補給站,因爲互相分享交流,我們有更多的發想和動力;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老師的功力舞台,透過四天的研習,我像江湖中的俠女見識了各門各派的精彩武功,我會把這些武功祕笈努力融入我未來的教學風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