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今追昔話金門/金門與海洋公民意識」研習心得
明倫高中 洪玉娟老師
23日08:46 AM南下高鐵的車廂人疏悠閒,才多久已駛進台南。不是金門行嗎?怎先齊聚台南一中聽佳雯老師說台南德慶溪的消失,後又如何重返圖文書籍呢?接著眾人跟随蕙君老師踩著南一中學生所彩繪出的地磚界域,尋跡台南古城。嘿嘿嘿!莫非學科中心這趟金門跨界策略聯盟研習是要這群「地公國師」來趟「時空跨度」嗎?
「金」陽燋燥,蒸發初抵金門的好奇,反正是來研習的,總不會教我與「日」對抗,畢竟戰地軍管,早已是陳跡。夥伴們:「倆人配對,各自找到未來四天的代步機車」天公伯啊!陸上行軍之「抗日」機車部隊正式成立,印證了學科中心的課程一貫的「硬陡」。「記得晚飯後7:00 前要回金門高中上課,課後9:00 回飯店各組要選定教案主題。」無人齜牙咋舌,不見瞠目咧嘴,這群「地公國師」對此「充實又充實的研習」已如便飯咀嚼,視為家常了。
金(門)高(中)夜風沁涼如水,驅散晚飯前「金秀喜餐廳的迷航乾急」,選定前面座位聽課只為避免老眼迷離,腦袋不小心著了昏睡。江柏煒教授說著僑鄉發展以金門為中心,連結東南亞的新、馬、印尼,西向廈門、鼓浪嶼,以及東北亞的日本,甚至美、英國。在僑鄉有從苦力做起攢錢翻身,有因經商發跡榮顯騰達,更有財未到手即遭遇客死異鄉無人聞問的惨烈……,這是金門人的艱苦,也是創造「破死重生」的機會。出洋搏鬥的推力是「窮」,亟思賺錢並不為個人謀取私利,只為顯耀家族,繁榮故鄉,所以「僑」是暫時居住之義,晚年仍要落葉回根金門故鄉。看著PPT變換,思緒跟著流動到晚清時期,僑民錢滙家鄉蓋起「大埕」,我確信是要提供兒孫嬉鬧左右,「護龍」應是取其護佑龍地興發裔脈,「水車堵」的彩繪標誌家紋,「交趾陶、馬背、燕尾屋脊」誇耀閩南大厝的家宅已似寺廟般的尊崇了。
時空回到民國後,我也結束了時空跨度的胡亂詮釋。PPT張揚著大大的洋樓照,教授說金門可見「新加坡式五腳基」的洋樓、巴洛克式山牆、羊頭浮雕建築;金門人的菜市場說成passar意同英文東方市場Bazzar,錢講duit , 銅duit是零錢。這一切多顯示在地人受僑鄉文化的影響。金門老一輩感念牛隻耕作辛勞不忍宰殺,遑論吃牛,如今牛肉麵,金酒牛肉乾成為口碑,這是軍管時期外 省族群帶來的改變。神思猶然清醒的我,仰慕王敬祥先生的家業成就,欽佩陳仲厚家族的海外發展,而金門的海外移民潮所帶來的跨境流動,令人讚嘆啊!一個小小的金門竟然聚縮、融合著不同時期,異度空間的歷史人文。
回到飯店已有小組圍坐大廳,現實的嚴酷戰場:教案、發想、聚斂、共識、主題。組長說來點輕鬆的,以美食為主題如何?眾人才附議時,「時間已晚了,早點休息,不要將自己逼太緊,才第一天哦,早點休息。」工作人員體貼提醒,這時刻是11:45 PM。
24日07:00 AM車隊準時出發,停駐金城后豐港,海風清爽舒適,閩式磚紅瓦屋是胭脂塗抹容顏,艷色后豐。「哇-好美的房子!」一張如巧克力化開的棕黑笑臉回應我:「這是我家。」滿溢喜悅中透出堅定自信,正是鱟長洪德舜先生。順著鱟長手指后豐港一、二期工程,開剖的大馬路看去,灰濛一片猶如在胭脂紅顏上羼灑黑灰,乍看下有新、舊,古典與現代的時空對峙,這也影響居民石蚵生計,筏船捕魚,鱟的棲息地。回望鱟長家,對門是幢蓋滿一半的三層透天樓,鱟長無奈說:「這戶不這樣,家人住不下。就像很多鄉親企盼能像對岸廈門有玻璃帷幕高樓,榮盛經濟,但廈門政府也坦言回不去晚清閩式聚落、民初巴洛克式洋樓景貌,他們反倒欽羨金門。」鱟長處在經濟、環保、地貌、人文的尖銳矛盾中,仍以愛家、保土、榮鄉、永續的理念帶領「地公國師」洞燭時空跨度的問題。
鱟長及族人以番薯仔粿招待,但要自己將包好花生粉餡料的粿團緊密地壓進粿印模子,再以先輕後重的敲力將粿仔倒在自己修剪的月桃葉上,放進蒸籠蒸熟即可享用,我們何其有幸品嘗鱟長代代相傳,樸實淡香的家族好味。2顆薯仔粿下肚,該走訪「鱟」了 。
趁著潮退,踩上布滿燦光反射的黑石沙灘,仔細肉搜地表存活一億年的「鱟」。咦!黑石怎麼會動?還有白點肉芽伸出來,哇!這不是石頭,他在動耶,是燒酒螺啦。嘿!有小隻的在跑喔,又不像螃蟹,還有一根細長的尾巴,鱟長湊過來,鼓勵我們拿在手上研究。1、2、3、4,5秒,小傢伙張開、浮起身上的殼,殼上透著一條條細小的光,還來不及向大夥指明時,尾巴開始左右規律擺動,搔癢著掌心,是這般溫柔,又刺癢得令人狂放的笑。小鱟真是特別,在鱟長的呵護下,你會安然長大,繁衍後代子子孫孫。
捨棄古崗海岸淨灘,我選擇巡禮翟山坑道,因為坑道裡的爽愜,該是抗「日」機車部隊的優待。坑道口展列著昔日隱匿在坑中的武器,這堅甲利兵還是敵不過陣陣飄送過來的炙肉香氣,高粱酒香腸3支100元,這不就證明「經濟民生遠重於政治戰爭嘛!」我還是呼應「無論國共仇恨或兩岸開通時金門人的心中底蘊」。坑道中音聲琅琅,仍掩不住花崗岩上鑿斧的痕跡訴說這裡曾有的炮聲隆隆,冰涼的空氣對比當年戰火的熾熱,而今潮來潮往的低鳴嗚咽尬上觀光客的自拍聲響,難不成這又是時空跨度的荒謬嗎?
2:00 PM親臨水頭聚落,要來領略金門地表上的「胭脂美人」了。齁!豪奢至極,讓人嫉妒又羨慕,水頭國小竟有巴洛克式山牆、浮雕,美得令人吃味。甚麼?「得月樓」是防禦海盜搶奪財物所建造的一棟槍樓,樓面、女兒牆上的槍孔就是證據,主人為了誘敵爭取脫逃時間,把此樓蓋得美輪美奐,其實他沒住在此地,它是一棟欺敵假厝,想要入侵主宅,還得越過其旁的護龍樓。真正說來「得月樓」是一個建築群組樓,當年他替主人防禦身家,在古寧頭戰役,及其後胡璉將軍兵團就進駐「得月群樓」,自此「美人」水泥砌身,不再肩負保家,而是擔負衛國重任,直至畫入國家公園後,才得卸除「軍裝」,回復「胭脂紅顏」。漫步在「得月群樓」裡,享受群美在側,體味這群樓的多重角色,是迫於無奈嗎?還是儘管人事顛倒錯置,政治迂腐可笑,「她」仍以直挺的姿態矗立在所愛的土地上,護佑代代鄉親呢?我相信是後者,即便如今以真面貌示人,卻必須招攬觀光客以繁榮經濟,「她」依舊盡忠職守,展現金門獨有的韌性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