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翰婷

葉 翰婷 發表於- Friday, 22 February 2008, 06:27 PM
 

今天早上在車上聽廣播

剛好講到這次討論的時事

聽說中共跟俄羅斯非常不滿美方

所以今天回家來查進一步的新聞~


中共密切觀察美飛彈截殺衛星計畫
2008-02-18 10:06/夏明珠

美國決定用飛彈摧毀一枚故障的間諜衛星,中共透過國營媒體表達疑慮,中共說會密切觀察美國的作業,希望這不致威脅到外太空及其他國家的安全。
(夏明珠報導)
美國軍方說,它最快可能這個星期就會執行這項任務,按照規劃,美國將從北太平洋的戰艦上,發射一枚飛彈,衛星進入地球大氣層前,在外太空加以摧毀。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昨天說,中共正在密切注意這件事情的發展,已經責成相關部門作好預防措施。

俄羅斯也對美國的計畫表達憂慮,它們猜測美國說不定是假截殺衛星之名,行武器試驗之實,要試一是它飛彈防禦系統的能耐。

美國駁斥俄羅斯的想像太天馬行空,堅稱是基於維護人命安全的考量,才做這項決定,美國說,衛星上有毒的燃料如果沒有在穿越大氣層的完全燒毀,落在地面上,可能會傷及人命。

美國政府指示駐各國外交官,向駐在國政府傳達正確的訊息,解釋美國的行動和去年中共截殺衛星,考量是不一樣的。

如果不用飛彈摧毀,那枚衛星預計會在三月的第一個禮拜墜地,重達兩千兩百多公斤的衛星,在穿越大氣層之後,預估還會剩下一半,墜地後殘骸散落範圍可能涵蓋幾百公里。

 http://news.pchome.com.tw/internation/bcc/20080218/index-20080218100604210023.html

國際/美官員:飛彈擊毀衛星 殘塊僅足球般大小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2-22 09:49:29陳淑娟/整理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一日電:美國官員今天說,該國發射飛彈擊毀太空中一枚使用有毒燃料的衛星後,已使這枚衛星僅餘足球般大小的殘塊。美國國防部表示,該部「高度自信」,已將這枚衛星的燃料槽摧毀。

 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卡特萊特告訴記者,燃料槽的狀況將在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後獲得證實。

 他說,國防部「高度自信,我們擊中了燃料槽」,但目前「我們還無法確定」。

 國防部一名高層官員稍早曾說,飛彈似乎擊中了內裝有毒燃料「聯氨」的燃料槽;而燃料槽若在重返地球大氣層後繼續存在,就可能在廣大地區釋放出有毒氣體。

 卡特萊特駁斥俄羅斯有關這是反飛彈測試的說法,他指出,「我們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保全人命…我們所尋找的是聯氨」。

 他說:「這是個改良過的系統,不是飛彈防禦系統。」

 他說:「飛彈撞擊到衛星的燃料槽部份,當時出現了一陣煙霧,似乎是聯氨。如果不設法消除這個風險,那我們就不負責任了,而這是我們所在意的問題。」

 卡特萊特並說,到目前為止,美國尚未發現有衛星碎片掉落到地球上。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09&docid=100297528

葉 翰婷 發表於- Wednesday, 20 February 2008, 06:17 PM
 

剛剛看到"聯氨"

想查查看它有多毒

以下有一些數據

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 0.1 ppm (皮膚,瘤 接觸)

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 0.3 ppm (皮膚,瘤 接觸)

(測試動物、吸收途徑) : 60 mg/kg (大鼠,吞食) ; 570 ppm/4H (大鼠,吸入)

非人類毒性:以45mg/kg單一劑量腹腔注射方式投予在大白鼠身上,發現大白鼠肝臟有受損現象。此外以每天5mg/kg的劑量腹注射方式投予在猴子身上,20天後發現猴子肝、腎及心肌有脂肪累積的情形發生。
毒性值:非人類毒性數據:
(a)大鼠口服LD50為60mg/kg。
(b)小鼠口服LD50為59mg/kg。
(c)大鼠吸入LC50為570ppm/4H。
(d)小鼠吸入LC50為252ppm/4H。
(e)兔子皮膚接觸LD50為91mg/kg。
(f)天竺鼠皮膚接觸LD50為190mg/kg。

生態毒性數據:
(g) 藍鰓魚LC50為1.08mg/L/96H。
防護設備:
(a)10ppm:自備空氣呼吸器。
(b)50ppm:有全覆式面罩的自備空氣呼吸器。
(c)80ppm:有全覆式面罩的自備空氣呼吸或C型自備空氣呼吸器,並以壓力式、其它正壓力式或連續流動式操作者。
(d)高於80ppm緊急逃離時:自備空氣呼吸器。
http://flora2.epa.gov.tw/prog/database/302012.doc
毒理資料庫查詢 http://flora2.epa.gov.tw/prog/database.asp

剛剛在網路上亂逛

順便發現了

聯氨是火箭燃料其中之一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5311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