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種子教師培訓「口語傳播與國文素養的跨領域教學」 參與研習與辯論觀摩賽心得(左營高中 楊乙玲老師)

左營高中 楊乙玲老師

  雖然身為常常「只出一張嘴」的國文老師,可是老實說,我自己在口語演說方面並不擅長,對於上台面對陌生聽眾,總是感到抗拒和懼怕。因此今年種子培訓的主題出來時,看到「口語傳播」四個字,當下反應就是:「啊!怎麼是這個!」所幸有一群同事一同參加,讓我萌生一點勇氣,可惜這勇氣不久後又被名為「辯論賽」的大浪所衝擊。

  又幸好,學科中心準備了豐富的資料和充實的課程,讓我在大浪之中可以找到方向。第一堂課,胡全威教授告訴我們演講該注意的要點──如何組織大綱、列點等提升演講力的方法;接著,廖元豪教授則是結合自己參與社會運動的經歷,闡述如何有系統地思考公共議題、如何和立場不同的人進行討論,老師展現對於公共議題的熱情,並與我們分享辯論賽會有輸贏,但人生的論辯卻是沒有盡頭。第二天李珮霖教授以身教示範,一個動人的演講是如何迷人,而迷人的背後卻是下足苦心、不停練習才能達成;須文蔚教授則使用了大家都熟悉公共演講稿,原本被片段報導的演講,結合了時空背景後,讓我們理解每字每句的意涵;蕭展正和梁學渡兩位業師則分享了許多實際的例子,讓我們知道原來一篇公關稿的學問這麼大,並不是表達歉意而已,還有許多「眉角」需要注意。

   這些課程的內容,對於辯論的準備產生了莫大的幫助,除此,指導老師、隊友和對方辨士也給予我很多協助。千惠老師和隊友們無條件地將自己做好筆記的資料與我分享,或紙本、或電子檔提醒我哪一份文件中有甚麼資料值得一看,並不停地鼓勵我,使我產生信心;對方辨士的論點也常讓我耳目一新──原來有人是抱持的這樣的想法,經過三辯和雙方的質問,讓我更了解對方重視的價值,擴大了我的思考層面。

  另外,這次的培訓,除了「口語傳播」方面收穫良多外,更大的收穫是對於「死刑議題」的思考。參加活動前,即使每隔一段時間,死刑的議題就會成為討論的焦點,但我卻不會深入思考這個議題,但經過這次辯論後,我理解人們對於死刑抱持的期待,卻也更知道為何有群人持續不斷地推動廢死,透過辯論讓雙方可以有論據地說出自己的立場,而不再是情緒性地發言。

   讓自己的立場有所依據,我想這就是「口語傳播」和與人良好溝通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之後教學必須努力的重點。

分類: 108年度種子培訓。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在〈108年種子教師培訓「口語傳播與國文素養的跨領域教學」 參與研習與辯論觀摩賽心得(左營高中 楊乙玲老師)〉中有 1 則留言

  1. Wendy表示:

    喜歡老師的文章分享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