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種子教師培訓「迎向跨領域專題製作課程的挑戰」研習心得(臺南一中 陳秀枝老師)

臺南一中 陳秀枝老師

啟程

  猶豫了近一個月,終於趕在截止日寄出報名表。收到錄取通知,憂喜參半。然後在期末的兵荒馬亂中,帶著行前作業,來到即使穿上最保暖的外套也無法抵禦心中寒冷的台北。瑟縮地走在北一女中的長廊,然後看到北一女中的孩子在刺骨的寒風凍雨中昂揚地練習操槍,自己瞬間明白,這是無可迴避的選擇。攏了攏衣領,於是往讓自己教學更好的路,啟程了!

   重回當學生的感覺,真是好極了。陳昭珍教授的香港經驗,讓我深思改善教學方式的不同嘗試。須文蔚教授分享了以社會科學的方法來進行人文領域的研究──但其中關於統計運算的方法,越聽越害怕。已經三十年不碰數學的自己,慌了手腳,一下課馬上請教同學,大家的臉上都掛著問號,自己的臉漲紅發燙。原來課堂上聽不懂的孩子,是這樣的感受!在懷疑自己因參加這次研習而導致更年期提早到來的焦慮中,課程往前推移。

  陳進金教授精彩有趣的口述歷史課,示範了學術的專業與口語傳達的魅力;溫文的林福岳教授在我探路的起點,點起了「如何進行專題研究」的明燈;楊玉成教授讓我看見文學的種種可能與對於學問淵博的想望;蘇碩斌教授展現了簡明可行的論文寫作方法,與舉重若輕的智慧明朗。諸位教授的豐富學養,也讓自己期許,要盡力使「上課」成為師生間課堂的享受與幸福。

  然後,就是前輩種子教師口中的「地獄魔鬼作業集中營」了。開始小論文分組實作之後,不論吃飯、上洗手間、睡覺,都處在戰鬥狀態。現在想來,如果拍成電影,這段歷程,應該是不斷的蒙太奇剪接手法。閱讀後列比資料、設計並填好問卷、討論修改、打成報告;嘉英老師慈愛又銳利的目光,溫暖又明快的指令,盯著細節,隨時提點;小組伙伴的願意與承擔、協助與包容。畫面不斷跳接──直到成果發表。彷彿把自己推回大學時遙遠的營隊記憶,而學習也就這樣深化了。

  課程結束前的活動回顧,還有師長感性的回饋,暖暖的流動在心裏。工作團隊細膩的流程安排與飲食照顧,讓我很感恩。因著這樣的默默付出,我們才得以安然、豐富的在國文學科中心精進成長──非常感謝諸多師長與國文學科中心的團隊。

  課程結束後,回台南就重感冒了,南方的陽光很療癒。病中昏沉的我,不斷思索著,是怎樣的動力,聚合了這樣充滿傻勁的師長與學員,願意、樂於這樣的努力與分享?教授的學識風采各自迷人;須教授在小組間辛勤地來回指導;六位指導老師讓人感動與愛戴。年輕的學員實力堅強,年長的學員讓我看到對教育的堅持與拼搏。國文學科中心的團隊默契,也讓我感受到有願景的努力。是對教育的熱愛,讓我們這樣凝聚起來。

  課程結束了,而創造課堂豐富愉悅、幸福感受的路正要開展。我會把這三天的啟發與感動,放在心裏。然後思考如何轉化為教學的動能。學科中心化育我為種子,我也希望能將一顆顆文學美好的種子,播種在學生的心田。

  課程其實並未結束,接下來,更要努力的是:發揮所學、不斷精進。初始的猶豫不安,慢慢收束為改變的渴望。期許自己能不負這段凝聚心力的遇合,期許自己能點亮教室裏孩子們好奇探索的眼睛。

已經啟程!勇敢上路!

分類: 107年度種子培訓,標籤: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